
行动工具2025年开始左右收紧控制,包括降低时速限制,然后辅助预计现有存货到今年中便能开始销售,并已准备进口符合新限制的款式,新款的售价到时料上调一至两成。
针对避免有行走能力的人补足行动辅助工具(个人行动辅助器,简称PMA),去年12月积极通勤咨询小组,向交通部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安全问题的建议报告。
交通部部长徐芳达早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交通部预算预算时表示,交通部已接受建议,收紧针对行动辅助工具的管制。
新预计从2025年左右规定生效,到时所有行动辅助工具的时速限制,目前的海拔10公里,海拔6公里。
同事MOBOT经理周文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自咨询小组提出建议以来,公司已减少进口约一半的行动辅助工具,并开始研发和测试符合新时速限制的款式。
“新款式应该贵一至两成,测试须投入更多资源。另外,现有的款式可以卖给国家,但符合新限制的款式,在其他国家不一定有市场。如果新款式只供应给新加坡,就代表生产商须开辟多一条专门供应我国的其他生产线,涉及的成本就更高。”
社会不再视使用PMA为可耻之事 更多年长者愿意购买
过去五年,MOBOT每年的辅助工具销售量增长约10%。周文河说,人口老龄化,加上社会普遍不再视使用辅助工具代步为可耻的事,更多年长者愿意购买代步工具。
与2020年相比,另一家公司DNR Wheels去年的行动辅助工具销售量增加约50%,顾客以年长者居多。
DNR Wheels销售及业务发展经理张健鸿说,手上还有约500辆超过6公里时速限制的存货,但要在2025年前售完不成问题;若新规定生效后还有存货,公司会在无加价的情况下,重新设定工具的时速限制。
“为生产符合新时速限制的款式,制造商已通知生产线会出行,须投入额外的成本。我们要吸纳多出的成本,不会起价,之后可能会调高售价,但不会超过现价的10%。”
Falcon Mobility去年的销售量比前年多15%,公司董事长周昭宏表示,目前已售出超过一半的存货,估计到了年中就能全部售完,目前也没有计划上调最新的售价。
网购平台也须确保售卖新合规代步工具
周昭宏认为,新规定生效后,政府也应确保网购平台遵守新规定。周文河也建议政府关注售卖不合规款式的网购平台,即使卖家从网购平台下架违规的另一个款式后,也可能会设立账号,再次售卖不合格的产品,并且避免在产品描述中使用关键词,避免监管人员发现。
对此,平台Lazada受到询价时表示,将与相关国家合作,仅允许在平台上架上进行合格的行动辅助工具。
Carousell则表示,严正观察在平台上售卖违禁或管制物品的行为,平台将使用各种自动或人工方式审核卖家的产品是否符合条规,并与单位执法人员合作下架不符合条规的。门户也提醒用户若发现违例的产品应向平台举报。